一類疫苗比二類疫苗更重要嗎?
摘要:乙型肝炎、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甲型肝炎。
一類疫苗比二類疫苗更重要嗎?
關于疫苗,我們聽過很多跟它相關的名字,比如說一類疫苗、二類疫苗,計劃內疫苗、計劃外疫苗,自費疫苗、免費疫苗等,做出這樣的劃分,其實并不是因為重要性上的差別,可以說兩類疫苗同樣重要,都能有效地預防
傳染病,只是因為根據我國現實狀況目前無法在當前階段提供全民免費接種。所以說,接種疫苗時,不考慮經濟承受能力且無禁忌證的話,無論一類還是二類疫苗都推薦給孩子接種。
一類疫苗又稱計劃內疫苗,是政府免費提供的疫苗。根據我國20年版的0~6歲免費疫苗接種程序,我國的免費疫苗有12種,分別是:乙型肝炎、結核病、
脊髓灰質炎、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
腦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甲型肝炎。
二類疫苗又稱計劃外疫苗,是自費并且自愿接種的疫苗。如五聯疫苗、Hib疫苗、水痘疫苗、
肺炎疫苗、
輪狀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等,這類疫苗在發(fā)達國家已經被列入計劃內的免費疫苗。
其中,乙肝、甲肝、乙腦和脊灰疫苗同時屬于第一類和第二類疫苗,家長可以自行選擇。
聯合疫苗可信嗎?
國外對聯合疫苗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五聯疫苗供應商巴斯德公司的醫(yī)學總監(jiān)舒儉德博士指出:“聯合疫苗絕不是簡單地將幾種疫苗隨意混合而成的,它是一個充滿技術含量和挑戰(zhàn)性的創(chuàng)新研發(fā)過程,而且難度很大”。
20年,第一個超過三聯的聯合疫苗被引入我國,也就是四聯疫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流感嗜血桿菌),代替了百白破疫苗和Hib疫苗;20年,五聯疫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流感嗜血桿菌+脊髓灰質炎)被引入我國,五聯疫苗可以預防五種傳染病,代替了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和Hib疫苗,之前這三個疫苗按標準程序需要接種12次,改用五聯疫苗后只需要接種4次,大大降低了預防接種的不良反應,家長也不用帶著孩子多次往返于接種門診,孩子可以少遭受針扎之苦。
四聯和五聯疫苗目前均為進口產品,目前引入國內的五聯疫苗,1997年即在全球上市,迄今已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獲準使用,其中23個國家將其納入免費疫苗,已累計為2500萬兒童提供保護,其安全性和效果均得到世界公認。越早接種五聯疫苗,預防效果越好,其標準接種程序是在2、3、4、18月齡各接種1劑,前3劑之間最短間隔≥28天(按自然月計算),第3~4劑之間最短間隔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