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平滑肌肉瘤
(一)發(fā)病原因
主要來自外陰肌層的平滑肌細胞或外陰血管壁的平滑肌纖維,少數由外陰平滑肌瘤惡變而來。
(二)發(fā)病機制
腫瘤為界限不清的灰白色腫物,呈浸潤性生長。部分可有假包膜,切面呈灰紅色或灰棕色,細膩如魚肉樣,常有灶性或片性出血壞死。
光鏡下見平滑肌細胞增生,細胞大小、形態(tài)不一,排列紊亂,核大、深染,核仁明顯,核膜不清,可見瘤巨細胞。部分可表現(xiàn)為上皮樣型或黏液樣型。低分化平滑肌肉瘤的瘤細胞異型性明顯,常見病理性核分裂象,瘤細胞或以多形性瘤細胞為主,或以圓形細胞為主。腫瘤細胞可浸潤周圍肌層、血管等。但高分化的平滑肌肉瘤缺少明顯的惡性組織學特性,與不典型平滑肌瘤相似,故Tavassoli等(1979)提出診斷外陰平滑肌肉瘤必須具備:腫塊直徑≥5cm,核分裂象≥5/10HPF,浸潤性邊緣。Nielsen等(1996)在這3個條件上增加了核中度~重度異型性,并認為4個條件中如有3個或以上符合為平滑肌肉瘤,如只有2個條件符合則為不典型平滑肌瘤,1個或沒有符合的為普通型平滑肌瘤。Nucci等(2000)建議凝固性壞死也應該放到診斷條件中。
由于核分裂象在診斷良、惡性平滑肌瘤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最少需從不同平面作10~15個切面,并且在核分裂象最活躍處計數至少4~5組10個連續(xù)高倍視野,最高計數組決定腫瘤的分裂象數目。同時需注意分裂象與核萎縮、折疊、奇怪型或深染的染色質相鑒別。
電鏡可見縱行排列的中間絲,致密斑,許多吞飲小泡和部分或完整的基底膜包繞每一個細胞。
Masson染色胞漿內肌原纖維呈紅色,PTAH染色呈紫色。平滑肌特異性肌動蛋白SMA、肌肉特異性肌動蛋白MSA、波形蛋白(vimentin)均陽性,大部分結蛋白(desmin)、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陽性。亦可表現(xiàn)為調寧蛋白(calponinhl)、鈣結合蛋白(hcaldesmin)陽性。
有報道,腫瘤的復發(fā)與以下因素有關:腫瘤>5cm;切緣有浸潤;顯微鏡下顯示≥5分裂象/HP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