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濮陽市油田總醫(yī)院林勇等研究了頦下島狀皮瓣同期修復口腔癌術后缺損的臨床應用,研究發(fā)現,口腔癌術后缺損應用SIF進行同期修復,不僅皮瓣的制備操作簡單,而且手術用時也較短,術中出血量較少,患者取瓣傷口較隱蔽,皮瓣修復成活率高,效果顯著。該文章發(fā)表于2014年06期《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上。
該研究旨在觀察頦下島狀皮瓣(SIF)同期修復口腔癌術后缺損的臨床效果。
研究者們選取回顧分析60例口腔癌術后缺損患者臨床資料,將其按照治療方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試驗組應用頦下島狀皮瓣進行術后缺損的修復,對照組應用前臂的橈側皮瓣進行術后缺損的修復,對比2組的臨床療效。
結果顯示,試驗組臨床療效有25例為優(yōu),4例為良,其優(yōu)良率達到96.7%,而對照組20例為優(yōu),6例為良,其優(yōu)良率僅86.7%,2組相較,無明顯差異(P>0.05)。試驗組平均手術時間為(45.72±7.64)min,對照組平均手術時間為(60.14±10.68)min,2組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平均術中出血量為(23.33±4.13)mL,對照組平均出血量為(27.79±5.38)mL,2組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均未出現頸部的切口感染等相關臨床并發(fā)癥。
(實習編輯:徐潤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