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著實風光了一把,連獲兩項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全世界最暢銷的書籍。除了《新華字典》之外,近年來,從中國功夫、中國京劇、中國電影、再到中醫(yī)養(yǎng)生、中華美食、中國春節(jié),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正大步走出國門,火到沒朋友,收獲萬千粉絲,成了名副其實的“madeinChina”爆款。然而,在積淀深厚、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越來越多地吸引著外國人關注的同時,如何打造更多“爆款”助力中華文化海外傳播,成了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新華字典》銷量能繞地球一圈“漢語熱”成最大功臣
日前,據吉尼斯世界紀錄全球高級副總裁馬克·弗里加迪正式確認,《新華字典》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截至去年7月28日,《新華字典》在全球發(fā)行量高達5.67億本。
作為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這本只有60多萬字的巴掌大的小書已經整整走過了60個年頭,其間歷經了10余次大規(guī)模修訂,重印200多次,是全球各國和地區(qū)漢語學習者的必備工具書。
在《新華字典》成為“最暢銷書籍”的背后,是持續(xù)升溫的“漢語熱”。著名文化學者張頤武表示,“這項記錄說明漢語正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語言工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漢語影響力的提升。目前,全球學漢語的人數是相當多的,不少外國人將漢語視作外語學習很重要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講,《新華字典》的使用頻率、數量也就必然會隨之上升了。”據悉,全世界學習漢語的“老外”已超過3000萬人,有100多個國家,2500余所大學開設漢語課程。國民字典《新華字典》作為每一位漢語學習者的標配,想不賣斷貨都難。
中餐、功夫、中醫(yī)藥,這些“madeinChina”在國外火到沒朋友
民以食為天,在這個滿是“吃貨”的世界,中餐比漢語更早受到關注。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谷歌的搜索記錄顯示,在美國,圣誕節(jié)搜索“中國菜”的次數最多,近10年來這一趨勢從未改變。其中,“左宗棠雞”是美國人眼里的中餐“第一菜”,美國第四大最受歡迎的菜品。在美國800多個城市里大約有3萬家餐館都有“左宗棠雞”這道菜。它甚至追趕“火雞”,登上了美國人圣誕節(jié)的餐桌。
顧客在中餐館用餐。
韓國有韓劇,日本有動漫和游戲,美國有好萊塢電影,而中國有武打片。中國功夫電影不止捧紅了李小龍、成龍等國際武打影星,更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外輸出劃上了濃重的一筆。提到中國,外國人最先想到的便是“kongfu”。中國功夫在海外落地開花,成為世界人民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除了隨處可見的功夫學校,海內外習武之人也自覺擔負起傳播中國功夫文化的使命。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第二十代嫡宗傳人陳自強前往西班牙、英國等歐洲國家傳拳講學,弘揚太極文化;少林方丈弟子釋延提訪問西班牙漢文化中心,并為漢文化中心學員舉辦了關于禪宗的公開演講;希臘武術教練在希臘國家公園傳授太極拳和八卦掌;德國甚至還舉辦了中國武術段位考試暨授段儀式……作為重要的“文化名片”,中國功夫在海外持續(xù)升溫。
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近年來,中醫(yī)藥在防治重大疑難病方面的價值越來越得到世界認可,成為中國全新的對外合作領域。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機遇,中醫(yī)藥文化已經成為繼高鐵、核電、特高壓之后,中國在國際上的新產業(yè)名片。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傳統(tǒng)醫(yī)學戰(zhàn)略2014-2023》報告顯示,中醫(yī)藥已傳播到100多個國家。世界范圍內約有10萬家中醫(yī)藥診所、約30萬名中醫(yī)藥技術服務提供者以及不少于1000所中醫(yī)藥教育機構。中國中藥行業(yè)著名老字號北京同仁堂門店落戶布拉格,“中國—捷克中醫(yī)中心”建成,“俄羅斯(莫斯科)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實踐發(fā)展中心”建立……中醫(yī)藥越來越受歡迎,更吸引了許多外國留學生來華一探究竟。
北京同仁堂在捷克舉行的義診現場。
打造更多“爆款”助力中華文化海外傳播
在中華文化火熱的氛圍里冷靜思索,中國文化海外傳播對各國文化的滲透、融合及國家“軟實力”的構建意義頗為深遠,但傳播效果仍不盡如人意。盡管如今不少外國人都知曉剪紙、武術、京劇臉譜、舞龍舞獅但是,這些文化符號姑且只能算是泱泱中華文化的鳳毛麟角。助力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不能僅僅局限在飲食、服飾、民俗等內容,需要打造更多的“爆款”,才能讓世界真正讀懂中華文化,讓中華文化的精髓令世界折服。
首先,中華文化要沿襲傳統(tǒng)更要順應時代——所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關鍵在于保持中華人文精髓的前提下,通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手段,將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資源轉化為現實的文化資本,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行為習慣、消費方式。例如西方人對中國武術的贊譽程度不亞于全球年輕人對美國大眾消費文化的追捧,我們可以將中國武術進行分類的內容整合,結合背后的文化傳播內容進行包裝,再推往海外。又如,中國面食產品可以借鑒國外匹薩的“國際化道路”,對包子、餃子等傳統(tǒng)面食進行改良,搬上外國人的餐桌。中華文化的國際化演繹,只有堅持本土化與全球化的融合,才能找到中華文化與異質文化之間的契合性,消除文化隔閡,達到文化認同。
其次,借助有效資源充當文化使者——借海外文化資源,揚泱泱華夏美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走向海外離不開海外華文媒體的大力宣傳和推介,以及海外中國文化傳播中心的積極配合。發(fā)揮好這些文化使者的作用,多與世界各國溝通,為中國與世界各國搭建文化交流平臺,讓“中國文化年”等活動走近更多國家和人民,全方位地宣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另外,除了借助現有資源,更要注重培養(yǎng)文化傳播使者,用好民間文化種子。縱觀其他國家的文化走進中國,是非常不動聲色的。而中國文化“走出去”,必須要全員參與,這其中包括了留學生、當地華僑華人、旅居當地的藝術家、旅游者等等。例如,可采取借助“人”的資源培養(yǎng)民間文化種子,幫助扶持海外民辦華文學校;加強與華人二代、三代的聯系;支持旅居當地藝術家辦學、辦展等措施。
圖為中國駐盧森堡大使黃長慶,盧森堡首相貝特爾等和演員合影。
此外,要進一步擴大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就要利用一些國內外大的節(jié)慶活動。例如國務院僑辦在每年春節(jié)期間推出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活動,在海外很好地傳播了中國的武術、藝術、美食等傳統(tǒng)文化。再比如,進入巴西一年一度的《狂歡節(jié)》表演、戈亞斯《國際環(huán)境電影節(jié)》,適時的展示中華文化,讓所在國的廣大民眾參與和喜歡。通過文化交流、并在文化創(chuàng)造過程中將民族特色與人類情懷有機結合起來,促使中華文化真正“走出去”,形成國際影響力。
中國文化“走出去”需要進行長期規(guī)劃,要入腦入心,才能在國際上創(chuàng)造更多的“爆款”,讓中華文化真正做到花開海外,深入人心。
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用于熱毒壅滯、氣滯血瘀所致的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健客價: ¥88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輕度水、火燙傷。
健客價: ¥23調和氣血,化瘀消斑。用于氣血不和,經絡瘀滯所致的白癜風。
健客價: ¥29解肝郁,行氣滯,祛胸痹。用于氣滯血瘀癥冠心病,心絞痛,心律不齊,氣短腹脹,胸悶心悸。
健客價: ¥8.5活血、通絡、止痛。用于風寒阻絡所致頸、腰椎病,癥見肩頸疼痛,活動受限,上肢麻木。
健客價: ¥14.38清熱解毒,利濕,化瘀散結。用于治療各種急慢性肝炎,尤其對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異常和表面抗原陽性者有顯著療效,并可預防乙肝癌變。
健客價: ¥46清熱解毒,燥濕殺蟲,祛腐生肌。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帶下病,癥見帶下量多、色黃、質稠、腥臭、陰部瘙癢;滴蟲性陰道炎、霉菌性陰道炎、非特異性陰道炎、宮頸糜爛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4養(yǎng)陰斂肺,止咳祛痰。用于支氣管炎咳嗽。
健客價: ¥8本品適用于青霉素敏感菌株所致的輕、中度感染,肺炎球菌所致的支氣管炎,葡萄球菌所致的皮膚軟組織感染等。本品也可用于螺旋體感染和作為風濕熱復發(fā)和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預防用藥。
健客價: ¥8適用于緩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fā)熱、頭痛、四肢酸痛、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癥狀。
健客價: ¥8適用于緩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fā)熱、頭痛、四肢酸痛、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癥狀。
健客價: ¥4.5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頭痛、關節(jié)痛、偏頭痛、牙痛、肌肉痛、神經痛、痛經。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fā)熱。
健客價: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