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期間傷口如何護理?大多數的順產媽媽會經歷會陰側切術,以減少分娩對媽媽以及寶寶造成的嚴重傷害。順產媽媽坐月子期間要積極做好三件事,才能更快更好地恢復健康。
月子期間傷口如何護理?
1、按摩子宮:
目的是幫助子宮的復原及惡露的排出(產后快速復原子宮的妙招),亦可預防因收縮不良而引起產后出血。方法:先找出子宮的位置,對于正常分娩的產婦,可以輕易在肚臍下觸摸到一個硬塊,即子宮的位置。當子宮變軟時,用手掌稍施力量于子宮位置環(huán)行按摩,使子宮硬起,則表示收縮良好;當子宮收縮疼痛厲害,則暫時停止按摩,可采俯臥姿勢以減輕疼痛,若仍疼痛不舒服,影響休息及睡眠,可通知護理人員。
2、惡露的觀察:
惡露是指由子宮所排出的分泌物,產后1~3天,量多、顏色較紅,以后顏色減淡、量少,10天后呈淡黃色,一般在4~6星期會完全消失;若惡露有大血塊、惡臭或鮮血流出等異?,F象,應立即通知醫(yī)護人員(產后怎樣觀察和處理惡露)。
3、小便:
由于會陰傷口疼痛及生產時膀胱和尿道受損及壓迫,可能在產后有解小便或解不干凈的感覺,產婦應于產后2小時開始解小便,若解小便不通暢,請通知護理人員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