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開角型青光眼的房有,大多數(shù)是寬角,少數(shù)為窄角。甚至在眼壓升高時,房角也是開放的,故因此而得名。
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診斷
確診青光眼是一種比較艱巨而又非常理要的任務。青光眼的類型復雜,體征各異,就診時間不一,給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特別是青光眼早期診斷更為重要。
確診青光眼必須依靠三在特征,否則,將會造成概念不清,觀點不確。青光眼的三大特征是:
1.眼球功能的病理性改變—眼壓升高。
2.眼球內組織學器質性改變—視神經受壓,視乳頭供血不足。
3.視功能損害—慢性期視野缺損。急性期中心視力喪失。
為此,希望在發(fā)生不可逆的視神經器質性改變以前得到診斷,以便進行治療。同時,在診斷之前還要考慮到是否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高血壓、糖尿病等遺傳因素。
總之,青光眼的診斷不能依靠一、二次眼壓沒量就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必須全面掌握青光眼的臨床特征及其規(guī)律,才可作出正確的診斷。
慢性單純型青光眼的早期診斷
1.青光眼的早期診斷是相當重要的。所謂早期,就是患者已具備有青光眼發(fā)病的基本條件和發(fā)病機理。但自覺和客觀癥狀還不明顯,也不典型,特別是開角型青光眼的早期常常不引起人們的重視,因而會誤診或延誤診斷,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開角青光眼的三大表現(xiàn):高眼壓、生理杯擴大和視野缺抽,1985年全國青光眼學組濟南會議規(guī)定:若兩項符合青光眼者即可診斷,僅一項為青光眼表現(xiàn)者決不可認為是青光眼,如眼壓反復測量都在病理范圍,只能認為是高眼壓癥。
對青光眼的早期診斷應當采取謹慎負責的態(tài)度,多作調查研究,綜合各方面的資料,不能隨便根據(jù)單項陽性結果,就輕易作出青光眼的診斷,增加病人思想負擔,也不能根據(jù)一二項陰性結果否定青光眼的診斷,而貽誤治療。
2.眼壓及眼壓描記:眼壓是維持正常視功能的必備條件,正常眼壓對于眼的光學特性,眼內液體循環(huán),晶體代謝等方面俱有特殊的作用。在正常情況下房水生成、排出及眼內容物三者處于動脈平衡狀態(tài),如果這個平衡失明,將出現(xiàn)病理性眼壓。
正常眼壓范圍是1.3~2.8kPa(10~21mmHg)(Schitz眼壓計測量),但在24小時內有一定的波動,一般清晨眼壓高,從早到晚眼壓繼續(xù)下降,有時一天之內出現(xiàn)兩個高峰,但夜晚眼壓是比較低的,其差限不應大于0.67kPa(5mmHg)。
國內目前用Schitz眼壓計測眼壓者較多,需注意眼球硬度問題。因為該眼壓計依賴于壓陷的壓力,因之對高于或低于正常鞏膜硬度的眼球,將造成假性的高眼壓或低眼壓,以致錯誤診斷。對可疑的病例,應用兩個砝碼(5.5g及10g或7.5g及15g)測量,求得矯正眼壓。高度近視眼的鞏膜硬度系數(shù)較低,所以在3.33kPa(25mmHg)以上就應考慮為青光眼。如用Goldmann壓平眼壓計測量較正Schitz眼壓計的結果,就比較準確可靠。有條件的醫(yī)院使用壓平眼壓計。
病理性高眼壓—正常眼壓的最高限是3.12kPa(24mmHg),若大于這個數(shù)值將有95.45%為青光眼。但有些病人眼壓未超過正常值,視乳頭有明顯的病理性凹陷,視野有明顯缺損。因此確定病理性眼壓的界限不能僅靠測量幾次眼壓,還必須結合眼底,視野情況,綜合判斷得出結論。
眼壓異常:包括基礎眼壓升高和晝夜眼壓波動性增大或二者兼有,眼壓高不能只靠一次測眼壓,要觀察一段時間內和一天內的多次眼壓,24小時眼壓測定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在測量眼壓時要按下列標準進行診斷:
⑴眼壓超過(Goldmann壓平眼壓計)2.8kPa(21mmHg),臥位測量暫定2.99kPa(23mmHg);眼底有特異性變化(包括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缺損及視乳頭改變)或視野出現(xiàn)青光眼的特異性損害,如能確診為原發(fā)性開角青光眼。
⑵眼壓峰值不超過正常上限,但有上述眼底及視野變化,并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眼底及視野變化,可診斷為低壓性青光眼;但應注意這類病人可能伴有體位性低血壓、血液動力學危象、角膜厚度偏薄、玻璃體腔偏大、近視等。
眼壓描計對青光眼的診斷:眼壓描記是用來證明慢性單純性青光眼眼壓升高的機理,房水排出受阻礙是引起眼壓升高的關鍵,故當眼壓升高時,房水流暢系數(shù)下降,有助于慢單的診斷。
3.激發(fā)試驗:對疑似青光眼的病人,眼壓不高時可激發(fā)試驗使其增高,以求確診。青光眼的激發(fā)試驗就在于針對不同類型青光眼的發(fā)病機理,對疑有某類青光眼的人應用相應的辦法,采取針對性措施,激發(fā)其眼壓升高,以利于早期診斷。
⑴疑似閉角青光眼的激發(fā)試驗
1)暗室實驗:暗光對青光眼是一種惡性刺激。暗室試驗比較安全,不需特殊設備,方法簡便易行。眼壓增高的機理可能是瞳孔擴大,增厚的虹膜根部阻塞房角,此外瞳孔擴大、括約肌松馳而增加了瞳孔阻滯,慢性閉角青光眼的虹膜膨隆導致眼壓增高的原因仍然是瞳孔阻滯。高褶虹膜型可能與瞳孔擴大、虹膜機械阻塞房角有關。
方法:被檢者戴黑眼罩在暗室靜坐1~2小時(青年人1小時,老年人瞳孔小,多呈強直不易散大,以2小時為宜),不能睡眠,要保持清醒狀態(tài),否則要影響試驗的結果。試驗后應在紅光下(暗光)迅速測量眼壓,升高1.25kPa(8mmHg)為陽性,陽性的病人除了比較試驗前后的眼壓差值,還要觀察房角的變化。最好用最狹窄的裂隙光觀察,以免影響觀察效果。對于已升高眼壓者滴1%毛果蕓香堿,使眼壓下降,有心血管病變的老年人不宜做此檢查。
2)閱讀試驗:其法是先測眼壓,然后囑病人于最近距離閱讀5號字體書1小時(老視病人可戴鏡閱讀)。1小時后眼壓升高1.33~2.0kPa(10~15mmHg)為陽性。
閱讀試驗時眼壓升高的機理是在調節(jié)時睫狀體繞著虹膜轉動,虹膜根各前與小梁相貼,引起眼壓升高。
3)俯臥試驗:囑病人面向下臥于床上前額靠在手背或固定在枕頭上,在清醒狀態(tài)下閉眼俯臥1小時,俯臥1小時后若眼壓上升1.06kPa(8mmHg)者視為陽性。其機理是晶體位置可能前移壓在虹膜上,從而加重瞳孔阻滯的作用。
4)低頭俯臥暗光閱讀試驗:是一種比較簡易安全,有效的試驗。
方法:患者先測量眼壓,而后令其俯臥在傾斜5度角的檢查床上閱讀1小時,注意下頜稍靠在低側床緣,枕部應平行或稍低于肩平面。
照明度以背光或放下窗簾為宜。
距離以患者能看清小字書報字體宜。
1小時后仰臥復測眼壓,當眼壓升高1.46kPa(11mmHg),以上者為病理標準。
體位對眼壓的影響,可能是繼發(fā)于眼內血壓升高,閱讀時又使用調節(jié),睫狀體沿著虹膜脊旋轉,牽引虹膜根向貼緊小梁,俯臥加讀書可使晶體前移,增加晶體與虹膜的接觸引起瞳孔阻滯。
5)散瞳試驗:本試驗是診斷早期青光眼方法之一。但不可作為常規(guī)檢查法,具有一定危險性,因為它可引起急性閉角青光眼的發(fā)作,甚至導致房角閉塞而不能緩解,所以在沒有充分應急條件下要謹慎從事。
方法:滴2%后馬托品1滴,待瞳孔散大到5毫米時,開始測量眼壓,以后每15分鐘測一次,爾后每2小時測一次,共測三次,試驗時需注意以下幾點:①測量眼壓的同時要測量瞳孔大小,并記錄之;②不能同時兩眼作散瞳試驗;③散瞳后眼壓上升至3.99kPa(30mmHg)以上時,檢查高眼壓狀態(tài)下房角情況;④試驗結束后,應盡速縮瞳,必要時口服diamox250mg;⑤待瞳孔縮小后,眼壓下降至正常,始讓病人離院,否則有眼壓升高的危險;⑥該試驗陰性者,1~2天后仍有急性發(fā)作的可能。
?、埔伤崎_角青光眼的激發(fā)試驗
1)飲水試驗:方法簡便,不需特殊設備,對機體無損害,其缺點是陽性率不高,診斷價值不大。
試驗前8小時禁食、禁服藥物。在5分鐘內飲完適量的溫開水(每公斤體重14ml計算)。飲水后,每15分泌測一次眼壓,共測四次,飲水后20分鐘開始測眼壓描記,飲水后眼壓升高0.8kPa(6mmHg)者視為可疑病理狀態(tài),升高1.06kPa(8mmHg)者為顯著病理狀態(tài)。壓暢比≥120者視為病理狀態(tài)。
試驗時眼壓升高的機理系由于血液稀釋引起滲透壓降低,進入眼內的房水增加。
2)葡萄糖靜脈注射試驗:升高眼壓的機理同飲水試驗。